六尺巷里悟廉洁
来源:中共桐城市纪委监委 桐城市纪检监察网   作者:何青   发布时间:2024-12-28 07:17    浏览:224次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桐城市六尺巷时强调: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六尺巷”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同时也是党员干部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标尺”,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六尺巷里悟廉洁,时刻把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刻印在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推己及人,实干为廉。六尺巷传承“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其中蕴含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待人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群众工作要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作为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是重中之重,要让群众满意,自己便要设身处地去想、去做、去争取。要主动走出“办公门”,走进“百姓家”,俯下身子“抢着干”“善于干”,以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的精神面貌换取人民百姓的幸福安宁,答好“纾民困”“解民忧”的人民考题。

大公无私,守纪践廉。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张英,身为一朝宰辅,虽手握权力,却“不因事小而逾矩,不以恶小而为之”,敬畏权力、廉洁用权,最终美名流芳后世。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悟其中的廉洁智慧,坚持以廉律己、以廉践行,把学纪知纪作为一辈子的坚守,牢记“心中有秤,眼中有尺”的底线意识。从小事小节上做起,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做到心存敬畏,做到慎独慎微。

以和为贵,和合促廉。“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是中华民族“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它教人处邻更立身,以“礼让”相安而居。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六尺巷中“和”的智慧运用到基层治理中来,让自己始终有一颗宽容心、礼让心、谦逊心,发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处世原则,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