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我的巡察“初体验”
来源:中共桐城市纪委监委 桐城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2-10-26 01:06    浏览:1680次  

今年7月,我有幸被抽调参加桐城市委第三巡察组的巡察工作,参与交叉巡察怀宁县黄龙镇、县委办、县政府办。经过3个多月的巡察实践锻炼,我深受教育,获益匪浅,感悟颇多。结合巡察工作实际,浅谈一下我的体会。

政治定位是做好巡察工作的“方向盘”。巡察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讲政治。一方面,巡察工作是对被巡察单位的全面政治体检,必须与日常业务检查、工作督查既要结合又要区分开来,巡察工作虽从细处着手,但更需紧盯被巡察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如何,有没有打折扣、有没有搞变通,要上升到政治高度去看问题。另一方面,巡察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律人者必先律己,巡察必须时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到不干预被巡察单位正常工作,不增加被巡察单位任何负担,更不能出现“灯下黑”,只有巡察干部的政治方向不偏不倚,巡察工作也就水到渠成。此次巡察,全组同志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严守工作底线,牢牢把握住巡察工作的政治方向。

善于学习是做好巡察工作的“先手棋”。“人不学不知义”。这次巡察“实战”,我是一名“新兵”,面对不熟悉的领域和当地政策之间的差异,不知道从何做起。“这是异地巡察必须突破的瓶颈,必须加强学习,一是纵向学习,二是横向请教”,组长如是说。所谓“纵向学习”,就是学懂弄通上级政策文件和被巡察单位本级制定的各项政策文件、管理制度等。巡察每个单位之前,组长都会带领全组同志学习借鉴有关材料,通过“把脉问诊”,全面了解被巡察单位职能职责和整体情况。刚开始安排我查看“两办”调研、档案管理以及深化改革等材料时,我根本就没有思路,后来通过不断学习文件和制度才慢慢掌握其中“门道”。所谓“横向请教”,就是向被巡察单位同类单位或相关业务部门咨询。异地巡察,政策之间的差异需要我们对问题定性做到更加严谨,不能凭以往经验和主观认知看问题,需多方位求证才能精准定性,否则就会闹“笑话”。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主动向身边同事或内行人请教,练好“内功”方能事半功倍。

发现问题是做好巡察工作的“生命线”。巡察首先要发现问题,这是巡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此次巡察,我边学边巡,运用多种方式查找问题。一是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相结合。全盘查阅各类资料,对哪些方面存在疑点、每项工作进度如何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感受颇深的是,巡察黄龙镇期间,工作基础资料众多,我通过查看年度工作要点、工作总结和制度文件等,终于找到了发现问题的突破口。镇、村涉及到许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和工程项目等内容,尤其是村一级更是面对面服务群众,单纯看资料不够深入,实地走访方见真章。二是个别谈话与查阅资料相结合。谈话前先弄清每个单位及二级机构的职能,查阅基础资料,做足“磨刀功夫”,带着疑问去谈话,有的放矢,才能从中发现问题。三是以点带面和以下看上相结合。巡察黄龙镇期间,巡村小组发现某村个别重度残疾对象未享受到相关补贴,我将该项内容作为重点关注,发现好几个村存在类似情况,究其原因是村级动态管理工作不到位。此外,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镇直各支部党建工作存在诸多弱项,经过谈话、走访了解,原因是镇党委指导乏力,检查较少,培训、督促、指导未形成常态化。

严格保密是做好巡察工作的“头等大事”。保密无小事,言行莫大意。巡察保密工作应做好“物”的保密和“人”的保密两个方面。涉密设备、涉密文件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规定,巡察报告、问题线索等材料的起草、整理也应遵守保密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该说、不能说的只字不提,不得向外透露巡察工作情况,做到“守口如瓶”。每天下班之前,我都仔细检查一遍办公桌,离开前绝不落下有关涉密工作材料,确保“万无一失”。

这次巡察之旅短暂而充实、多彩而难忘。我聆听到组里领导面面俱到的悉心教诲,学习到巡察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各方面业务知识,算得上是“满载而归”。今后,我将这些收获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学以致用,不断完善,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杨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