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之窗
助力乡村振兴 驻村干部要提升六种能力
来源:中共桐城市纪委监委 桐城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2-08-30 14:35    浏览:5121次  

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杂,驻村干部如何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不仅需要走干讲,还要善于读写想,努力做好这“六门”功课。

一要勤“走”,搞好调查研究。驻村干部首先要当好“小学生”。经常迈开脚板子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脚下踩着“泥土巴”、身上带着“青草香”。既要熟悉村情村貌、民风民俗、历史人文,又要了解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既走访老党员、村干部,又要走访脱贫户、创业能人和种植大户,认真听取意见,学习工作经验,拉近感情距离,真正将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做到脚下有路、心中有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驻村干部还要关心群众呼声,关注群众诉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把信访矛盾发现在一线、化解在基层。

二要常“讲”,当好“宣传员”。驻村干部贴近群众、贴近基层,必须要当好政策的“宣传员”,要及时向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传达上级组织对乡村振兴的任务部署和工作要求,督促村级两委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少说空话套话官话大话,力求用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百姓话”,进村入户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宣讲,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精神要义,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强宣讲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常识、法律法规、文明习俗等,聚集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三要真“干”,争做“实干家”。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在其岗就要尽其责。驻村帮扶,不干实事,群众不信,干部不认,乡村振兴这个“硬”任务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来,必须用“实”的举措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顽症”。要紧密结合村级实际,用好用足相关惠民富农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着力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抓实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教育,潜移默化中促进村干部强思想、换思路、提能力、变态度、转作风。要发挥自身优势,当好派驻村和帮扶单位之间的“桥梁”,协调项目资金解决村级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通过自己的积极“有为”来赢得干部群众信任。

四要善“读”,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驻村干部不仅要身先士卒勤学善学,还要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切实解决“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要加强党纪党规党章的学习,做勤政廉政的表率。要学习掌握中央和省市县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政策要求和各项民生举措,力求吃透上情,把方向找准,变“门外汉”为“行家里手”,这样推进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有主见、有尺度、有定盘星,落实上级要求才会不打折、不掉队、不跑偏、不离题。

五要会“写”,成为笔杆子。“笔尖刷却世间尘,能使江山面目新。”书写是整理梳理、记录记述, 思考感悟、归纳总结,见识凝练、思想升华的过程。作为驻村干部一定要勤于动笔,努力提升文字写作水平,努力做到“张口就能说,提笔就能写”,要记好民情日记,做好走访记录,把群众的需求、实施的举措、工作的成效记下来,把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酸甜苦辣写下来。要善于归纳总结,及时把乡村振兴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提炼梳理、宣之于众,用朴实自然、清新感人的文风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榜样人物。要按时报送各类信息、总结、案例,全面展示乡村振兴的亮点和特色。

六要多“想”,善于思考。谋思路,想点子,寻对策,做到有主见、有底数、有担当。要常思工作的得与失、难与易、先与后。善于谋划工作思路,精心制定任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发展产业、实施项目既要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又要立足本村实际,还要统筹考虑群众意愿、群众特点、群众习惯。坚持一手抓乡村振兴、一手抓基层党建,互融互促,两翼齐飞。要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打好组合拳、开辟新途径,通过亮点、特色工作的开展,做大社会影响,深化工作效果。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驻村干部要积极适应工作新任务新要求,锤炼“走、讲、干、读、写、想”六种能力,以时不我待的赶考姿态,焕发干事创业热情,努力写好乡村振兴答卷。(朱仲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