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黄甲镇积极推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将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明确职责分工,推进工作制度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方保护耕地积极性,确保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全面落实。建立镇、村田长责任制度体系,成立“田长制”办公室,制定《黄甲镇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实行“网格化”管理,确定各级田长职责,明确各级田长和各部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措施,同时各村组建护田管护队伍,每个村民小组设置1名护田员,确保管护全覆盖、无盲区。
加大宣传引导,推进工作常态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屏、微信等方式,结合“百名干部访千户”网格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田长制”各项工作,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建立田长制信息公示牌、公开栏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田长制的良好氛围,以耕地高水平保护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健全监管机制,推进工作规范化。镇纪委协同国土、农经等部门加强巡查监管,积极与各级田长进行对接,公开田长名单和责任事项,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及时预警,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同时,镇纪委根据平时的督促检查、群众的监督举报等多方信息,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对严重失职渎职的,依规依法追究责任。截止目前,全镇召开调度会议8次,到村开展工作32次,共开展巡查16次,未发现一起违法占用耕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