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始终绷紧“三公”经费支出管控这根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重要讲话批示精神。按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安排,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大力倡导节约传统美德,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促进政风行风规范提升。
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为巩固“三公”经费管控成效,首次将“三公”经费管理全面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将各单位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与前三年平均值分别比对,考核计分,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该市财政局发挥财政一体化平台综合监督功能,向市纪委监委、巡察办汇报全市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预算及定期支出情况,为市纪委监委实时掌控提供基础资料。
严格设定支出控制线。进一步压减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一般性支出,按照不低于省级一般性支出压减幅度要求,全市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压减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节约资金由市财政集中安排用于脱贫攻坚和基层“三保”,市纪委监委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核实、问效。
深入推进公车改革。一是在行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稳步运行多年的基础上,今年7月份,该市全面推开所有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要求参改单位原有的一般性公务用车,原则上一律封存、收缴和集中处置,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据统计,此次涉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达440余家、公车137辆。所有单位达到“费用节约、出行高效”公务用车改革基本目标。二是坚决推行“三定”措施,对集中统一管理的公车和各单位保留公车,一视同仁,对加油、保险和维修等定点单位进行筛选,全面公开招投标,一定两年,动态监管,有效杜绝车轮腐败。
责任追究零容忍。该市始终重视加强日常巡察和督查,“三公”经费支出为必查内容,实现监管全覆盖。严肃查处力度,果断“亮剑”,坚决刹住不正之风,近年来,先后有3名单位主要负责人、5名分管负责人和9名经办人以分别受到不同的党纪政务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