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欲毁名节。“小节”,我理解为公职人员在行使或者受委托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群众或管理服务对象的一些显性或变相的“小恩小惠”。从近些年被查处的典型案件来看,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往往这些“小恩小惠”就是它们理想信念滑坡的加速度。而如何扣牢廉洁的“第一粒扣子”,我认为可以在“正”“慎”“严”三个字上下功夫。
“正”。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作为党员干部,第一要正视自己的政治立场,为民服务解难题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鹜于虚声、斤斤计较,特别是要以“忘我”的境界和情怀,摆脱名利羁绊,积极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行得正方能走得远,党员干部的职责是依法运用公权力解决人民群众的难点、堵点及痛点问题,而不是为自己和他人谋福利。正如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初心不改,始终如一。其次,作风要正派。古人云,“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为群众或管理服务对象办事、办成事是分内职责,应是无偿的。但他们有时难免会抛出一些“别样感谢”,我们要学会拒绝,保持定力,并严正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其“知难而退”。更重要的是,在行使公权力时需一碗水端平,如此,自然而然会压缩“别样感谢”的生存空间。
“慎”。如今的腐蚀诱惑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党员干部保持高度警惕是应有之义,头脑中要绷紧拒腐防变的弦。一要慎独,人是有正常喜好的,而往往一些不法分子精于钻研投其所好和所谓的“对症下药”。很多党员干部就是在接受了一两次解解乏的温泉浴或一两张“不值钱”的购物卡后,被一步步拉入陷阱。此时,我们就得持身守正,知戒知惧知矩,用理想信念去净化自己的“朋友圈”、用艰苦奋斗精神净化自己“生活圈”,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乐趣,常思贪欲之害,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二要慎初。贪腐没有大小,只有“开始”到“结束”,也就是说必须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在人际交往和行使公权力时,往往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诱惑,接受一次违规宴请、一次名贵土特产品等,都有可能让你站在“廉洁”的对立面。倘若你在面对腐蚀诱惑时开了一点口子让其乘虚而入,之后必将而越陷越深,而无法自拔。我们唯有固守初心,把好第一道关卡,方能善始善终。
“严”。作为一名纪检干部,“严”字对我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严于律己。党员干部深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交织的中心地带,政治纪律和规矩并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我们不被腐蚀的利器。规矩如同一个罐子,干部的政治生命如同里面的水。罐子破了,水迟早会漏光,进而干涸。只有在一开始就把政治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一开始便认识到贪腐之害,把“盖子”扣牢,才不会产生试图去尝试贪腐“甜头”的妄想,以致于“破罐子破摔”。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需做到不为面子所扰、人情所动,凡事讲原则、守底线,因为顾面子、讲人情有时也会慢慢演变成微腐败。二是严格监督执纪。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纪检监察干部,“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就是监督执纪,同贪污腐败作斗争,面对是非要立场坚定,面对名利要看淡得失,面对违纪违法行为要敢于亮剑,坚决当好“看门人”,种好“责任田”。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贪污腐化常常就是一个从违纪到违法,从小贪到巨腐的质变过程。作为党员干部,唯有拘好“小节”,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方能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