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之窗
内外兼修,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来源:中共桐城市纪委监委 桐城市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11-16 09:19    浏览:23475次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既需强化自身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也需加强外部制约和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内外兼修,多措并举,方可“坚持崇廉拒腐”。

让“不敢腐”成为一种自觉

“老虎”“苍蝇”一起打,面对违纪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坚决抵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行贿受贿一起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了强烈的震慑作用。但是惩戒和查处是方式,并不是目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真正需要实现的成果是让“不敢腐”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在保持一定惩治力度的同时,党员干部职工能真正做到在潜意识里约束自己的行为,将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变成一种习惯。

让“不能腐”成为一种常态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保障。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颁布后,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为切实加强公务行为的科学性、合法性、廉洁性提供了法律支撑,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不是一蹴而就、一阵风式的,而是要将各类规章制度实实在在地贯彻落实下去,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制约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管理体系多管齐下,从各个环节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风尚。

让“不想腐”成为一种信仰

“不想腐”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一种道德修养、法纪观念和责任意识。反观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一些干部当初也是怀揣着崇高的理想信念走上工作岗位,但往往就是一时的贪念,造成了自身深陷泥潭无法自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一名党员干部,更需要时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等工作,也是不断厚植理想信仰根基的过程。只有思想坚定了,信仰牢固了,切断了贪腐源头,腐败便失去了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