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18年11月9日至12月28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市发改委党组开展了巡察。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现将有关整改落实情况予以公布。
(一)党的政治建设方面
1.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够认真。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桐城市发改委党建工作制度》,将党建工作列入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1次党建工作。二是组织全体党员参与《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学习和网上知识问答,增强党务工作知识,提升“三会一课”主体意识。三是制定《发改委党支部2019年工作计划》《发改委2019年“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计划》,将“三会一课”纳入支部制度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四是全面梳理2018年《党支部工作纪实手册》记录情况,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积分制管理等实践活动的开展。
2.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
整改情况:一是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二是完善并制定《市发改委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2019年已按照要求召开2次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以不怕得罪人、容得下尖锐批评的作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让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担当、坚守和责任。
3.十三五规划部分指标与规划有差距。
整改情况:一是市发改委召集科技局、财政局、经信委、统计局、商务局、投金办、调查队等单位,共同商讨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分解,并联合行文下达,确保达到十三五规划经济指标预期。二是每月进行经济运行调度,对照安庆市每月主要经济指标通报,分析存在的差距,进行补缺补差,做到数据应统尽统,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序时进度。
4.党员个人学习意识不强。
整改情况:一是结合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政治理论课题和业务知识,并详实记录学习内容和研讨结果。二是制定《发改委2019年“三会一课”计划》《市发改委2019年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学习7次。三是支委会抽查部分党员学习笔记,并对学习笔记不规范的党员要求补充完整。四是党员利用“学习强国”和“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
(二)党的思想建设方面
5.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形式、轻实效。
整改情况: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学讲话、学党建知识,同时党员结合自身岗位特点主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二是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落实,学与做紧密结合开展工作。结合桐城发展实际,邀请南京财经大学物流学院专家编制《桐城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19年-2023年)》,牵头编制《桐城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并经中国共产党桐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明确提出了我市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七大举措和五大保障措施。三是汇聚各方智慧,召开杰出乡友发展恳谈会、老干部座谈会、知名企业家座谈会等,广泛征求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为桐城发展出谋划策。
6.专题警示教育开展不够深入。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落实逢会必廉制度。二是制定《2019年市发改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部署专题警示教育活动。三是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党组中心组以王强、徐家涛、程万友、朱世新等腐败案件为反面教材,并结合自身进行深刻剖析,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事。四是组织党员到市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教育洗礼。五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责任制,将邀请纪委或检察院等专家学者作廉政报告纳入年度任务。
7.科室负责人交流轮岗力度不大。
整改情况:一是党组会学习《桐城市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暂行办法》文件。二是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轮岗交流2人。
(三)党的组织建设方面
8.党费收缴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学习市直工委《党费收缴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并制定《桐城市发改委党费收缴管理制度》。三是按月收取党费,并在党务公开栏及时公开。四是对于行动不便的党员,由委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并签字。
9.党员会议制度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党建工作计划,专题研究了机关党建工作、“三会一课”按期召开且会议记录详实、规范。二是支部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指导意见的通知》。三是会上支部班子和党员之间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是利用慰问离退休党员的契机,把支部学习的内容向老党员汇报。
(四)党的作风建设方面
10.重大项目前期未科学规划,重申报、轻管理。
整改情况:一是出台《桐城市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二是对所有政府投资类项目严格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评审。加强项目前期谋划,完善土地、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后,方可申报。三是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力度,杜绝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
11.重点项目监管建设推进没有形成制度化。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桐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二是坚持“四督四保”常态化,做到重点项目月督查月通报。三是坚持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及时进行项目调度。
12.重大项目谋划研究不够。
整改情况:一是认真学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关知识,提升项目谋划能力。二是组织固定资产投资科、行政许可科、工业及服务业科等相关科室对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进行研究,提升业务水平,重点在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等领域加强项目谋划。三是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服务指导。今年以来对金田、丹凤、顺彤、卓良等企业申报省“三重一创”重点项目的服务指导,在资金争取上取得新的突破。
(五)党的纪律建设方面
13.党风廉政建设部署不力。
整改情况:一是党组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制定《桐城市发改委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清单目录》《2019年度市发改委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任务分解表》。三是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基础,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四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档案资料归档工作。
14.“三重一大”议事程序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修改并完善《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会议制度》《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制度》《桐城市发改委“三不一末”议事规则》。二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跟踪监督,同时做好会议记录。
(六)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方面
15.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二是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将水库移民应急资金主要用于有水库移民的村水毁道路、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专项工作补助经费严格按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主要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工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收集、维护及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今后将严格按照移民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规定专款专用。
16.库扶项目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镇、村认真学习新的《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文件。二是严格落实新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能够村民自建的,严格按照“自选、自建、自管、自用”、政府监管服务的要求进行项目建设,市移民办组织相关镇街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三是招投标项目严格按照我市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30万元以下项目由镇(街道)财政分局(三资代理中心)组织招投标,30万元以上项目由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招投标进行建设。
17.设备采购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安庆市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二是加强采购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安庆市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管理暂行办法》和桐城市财政局《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相关规定和程序,做好政府采购日常管理工作。
18.少数原始凭证记载要素不完整。
整改情况:一是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通过《桐城市发改委财务管理制度》,对手续不全、票据不规范的支出一律不给予报销。二是单位大额支出必须经党组会议研究。三是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学习,邀请市国库支付中心统管会计对单位报账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补充完善相关原始凭证。
19.三公经费控制不严。
整改情况:一是党组会上,定期研究“三公经费”。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桐城市发改委公务接待制度》,能量化的最大限度量化,能固化的明确了界限。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在政务公开网上公开三公经费,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20.公务接待管理不严。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了《发改委公务接待制度》。二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市内公务不安排招待,上级来人用餐必须先报分管领导并征得主要领导同意后由办公室登记、统一安排。陪餐人员原则上对口陪同。因加班确需用餐,由办公室登记、统一定点安排。三是严格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报销单据中必须列明就餐人员、菜单要有明细价格,做到“四单合一”齐全才予以报销。
21.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机关会议学习《桐城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桐城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机关单位市内公务出行交通费标准的通知》文件。二是制定《市发改委用车管理制度》,凡是因工作需要用车,经分管领导同意后由用车人向市公务用车管理服务平台申请车辆,同时在办公室备案用车事由,办公室审核后向平台推送申请,申请不成功的,由办公室租用社会车辆,禁用机关职工车辆。未经办公室安排的,由用车人自行结算用车费用,用车费用报销需提供用车申请单和租用社会车辆用车人签字,不得租用单位职工车辆。
22.费用报销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通过《桐城市发改委财务管理制度》。二是支出实行归类审批负责制度,委机关经费由分管办公室的领导审批,招商引资及其他专项经费由分管招商及其他的领导审批。三是委机关大额支出或拨款须经党组会研究同意后审批。四是各类支出发票必须是合法的原始凭证,由经办人签字并注明用途,分管领导审核,及时送办公室,做到日清月结。五是对手续不全、票据不规范的支出一律不给予报销。
(七)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方面
23.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未发挥效益。
整改情况:一是及时召开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分工会议,要求有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任务的唐湾镇、黄甲镇、青草镇和龙眠街道相关领导参会,就结余资金使用安排,进行研究部署。二是组织相关镇、村认真摸排项目,同时结合桐城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文件要求,围绕安置点基础设施巩固提升方面,已安排项目22个,投资1455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三是由市易扶办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督促镇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排查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充分发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效益。
(八)党组落实党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方面
24.发改委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不深入
整改情况:一是党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二是专题研究扶贫工作,制定《桐城市发改委关于调整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通知》《桐城市发改委2019年帮扶旵冲村双包工作计划》。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抓、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全力配合。四是2月22日和4月1日在帮扶村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产业扶贫“桑养”项目,同时多方筹集资金2万元,扶持“桑养”项目。
25.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排不精准。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镇街、村学习领会《安徽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二是按照安徽省易扶办下达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计划的时间节点安排,组织镇、村对有搬迁意愿并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进行详细摸排,建立精准台账。三是市易扶办严把审核关,将已经进行过危房改造等不符合搬迁条件的对象取消搬迁资格。四是根据省易扶办对项目建设时间节点的要求,市易扶办提前做好项目前期的招投标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文件要求进行项目建设。
26.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使用不精准。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镇街、村认真学习领会《安徽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二是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对前期安置点征地补偿费及建设用地报批费用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确保专款专用。
27.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拨付不精准。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镇街、村认真学习《安徽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桐城市“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文件规定。二是按照《安徽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有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和要求,组织指导镇、村按照相关程序完善手续,市易扶办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工程竣工和资金拨付。三是根据协议规定,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完成住房主体工程建设后,市易扶办拨付70%住房建设补助资金,搬迁入住并拆除旧房后,再拨付30%住房建设补助资金,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到户,确保资金拨付精准、安全。
28.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基础台账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镇(街道)、村认真学习《安徽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桐城市“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二是相关镇(街道)安排专人负责督促此项工作,并组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使其熟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相关程序。三是督促相关镇(街道)、村进一步完善搬迁安置协议书中建房面积、应补助人口、补助金额、搬迁日期等信息内容,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档案等基础台账完整规范。
(九)巩固整改成果,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以此次巡察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深刻剖析原因,深挖问题根源,做好制度建设“废、改、立”工作,及时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扎紧制度的藩篱,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构建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
2.毫不松懈抓好后续整改。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事项,适时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效,对正在推进解决的问题紧抓不放,加快工作进度,持续抓好整改落实,针对需要长期持续落实整改的事项,持之以恒,盯紧看牢,抓紧抓实,持续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委党组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方式:电话0556-6205100;
联系地址:桐城市南山路57号市发改委;
电子邮箱:1030390364@qq.com。
中共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
2019年8月23日